疑惑多探讨,经验常交流——《岩石力学》教材问与答
疑惑多探讨,经验常交流——《岩石力学》教材问与答
高教版《岩石力学》新形态教材自2021年9月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许多读者为教材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也有读者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存在疑惑。以下为教材主编吴顺川教授对读者近期提出的疑问进行的答复。
1、P57:关于公式3-28中的γw的引入过程,能推荐一下参考书吗?
答复:公式3-28中的γw为水的重度,不是引入的参数,可参见徐志英教授主编的《岩石力学》P12。
2、P58:公式3-29的推导过程,是否有相关参考资料可推荐?
答复:可参见徐志英教授主编的《岩石力学》P14。
3、P64:点荷载的等效岩芯直径=D2或DD',D是加载点间距,D'是上下锥端发生贯入条件下,试件破坏瞬间的加载点间距,图中无D',区别不是很清楚。公式具体推导过程的参考资料还望能帮推荐一下。
答复:D'在图中不太好标示。可以参考ISRM的点荷载试验,是面积等效计算的。
4、P68:图3-9(c)与(a)的具体区别和设计原因是什么?
答复:图3-9(c)中的垫板是可以调节的,可以参考中南大学李地元教授发表的论文:The Brazilian disc test for rock mechanics applications: review and new insights。
5、P70:图3-11,上加载板的加载点如果是居中加载,可调整下图中的位置。
答复:上加载板的加载点是居中加载,可能视角问题,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
6、P73:图3-16,有一个折线的抗剪强度拟合线,是否有特殊含义?
答复:折线的抗剪强度拟合线:抗剪强度包络线为曲线,为了计算简便可以简化为直线或折线,图中的抗剪强度包络线为了示意折线代替曲线的情况。
7、P100:4.1.1小节,是不是倾斜线(斜面内)在水平面上投影为倾向线,倾向线的方向为倾向?
答复:是的。
8、P100-102:现场岩石露头结构面测绘,节理间距的测法,是直接量出测线与节理相交的距离,还是要换算成与节理垂直的距离?图4-1中的结构面间距中的钻孔或测线与结构面不垂直,就是这个节理间距怎么描述和测量比较合理,线密度和间距均与测线的长度有关。
答复:用测线法直接量出测线与节理相交的距离为节理的视间距,需要换算为节理的实际间距。根据结构面产状和测线的空间参数进行换算同一组结构面间的实际间距,即平常所说的太沙基修正,可参考《边坡工程》(吴顺川教授主编)教材P188。
9、P111:结构面法向和切线刚度用的是MPa/mm,UDEC等软件说明书上用的力/位移单位,例如N/m、kN/m,这个有什么特别区别?
答复:该单位与kN/m等效,无特殊区别。1974年S. C. Bandis发表的论文中,结构面切向刚度与法向刚度的单位均为MPa/mm。若UDEC中默认采用N/m等单位,或为程序默认的更方便的输入及输出单位,在软件的计算过程中仍会转换为MPa/mm。
10、P114:平直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公式4-23中没有残余黏聚力,是默认为0?
答复:公式4-23是残余值,故不考虑残余黏聚力,默认为0。
11、P287:公式9-2中σcm为岩体强度,是指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与岩爆的强度应力比(UCS/原岩最大主应力或洞周最大切向应力)一致?
答复:σcm为岩体强度,不是指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UCS。与岩爆的强度应力比不是一个概念。
12、P166:公式6-1,应力张量第二不变量I2前面有个负号,塑性力学的教材中没有这个负号。
答复:这是方向定义的区别,岩石力学中,应力受压为正、受拉为负。部分岩石力学教材中也有的采用与弹塑性力学相同的方向定义。
感谢大家对《岩石力学》教材提出的宝贵建议,也欢迎更多师生参与交流讨论,共同推进教材建设,助力优秀人才培养。